印度电影制片人拉姆·戈帕尔·瓦尔马 (Ram Gopal Varma) 放弃人类音乐家,转而采用人工智能。他表示,未来的项目他将只使用人工智能创作的音乐,此举凸显了人工智能在创意产业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这位以制作《公司》、《Rangeela 》 、《Sarkar》和《Satya》等热门宝莱坞电影而闻名的电影制片人兼编剧,向 TechCrunch 透露,他创办了一家名为RGV Den Music 的公司,该公司将只播放由 Suno 和 Udio 等 AI 应用程序生成的音乐。
瓦玛表示,他将把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运用到他的所有项目中,包括电影。他说,他的新电影《Saree》的全部背景音乐也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
在一次采访中,瓦尔玛敦促艺术家们拥抱人工智能,而不是抵制它。“最终,音乐来自你的想法。你需要清楚自己想要应用程序制作什么。品味才是最重要的,”他说。
这位导演的举动正值人工智能继续进军创意产业之际,这既引发了人们对新可能性的兴奋,也引发了对潜在失业的担忧。包括奥斯卡奖得主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内的许多知名导演都警告不要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声称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在艺术创作中的直觉。
印度的电影制作量居世界首位,每年上映的电影数量达 1,500 至 2,000 部。印度的音乐产业同样繁荣,每年发行的歌曲数量高达 20,000 至 25,000 首。
瓦玛批评作曲家经常错过截止期限和日程安排冲突,同时指责作词家未能抓住歌曲的精髓。他认为这些人为因素往往会阻碍创作过程,使音乐制作既耗时又昂贵。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即时交付——而且“零成本”。
他预测道:“随着应用程序的快速发展,人类音乐家、作曲家、作词家和歌手将受到巨大影响,并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消失。”
瓦玛表示,他正在与初创公司Reclaim Protocol和Story Protocol合作,使用加密证明来保护其 AI 生成歌曲的知识产权。
他说,他的许多电影制作人朋友和其他业内人士也对人工智能的潜力感到兴奋,他预计这项技术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进军印度电影业。